Panasonic集團之經營基本方針 2. Panasonic集團的使命與現在應做之事


    創業者不斷思考事業的真正使命,並於1932年5月5日召集當時的全部店員,正式宣佈了公司使命。在Panasonic集團歷史上稱之為「創業命知」,取其「知曉了真正使命」之意。

    創業者曾說:「我們產業人的使命就是消除貧困、創造富裕,唯有如此企業方能繁榮發展」,就像當時日本的水道水(即自來水)流進千家萬戶一樣,他呼籲儘可能降低物資價格,即希望透過「物資的無盡產出」以消除貧困。

    但該「水道哲學」理念中所蘊含的創業者的真正用意,體現於其所要實現的下述話語之中:「人類的幸福依託於物質與精神兩方面之富足,並隨之持續提升。唯有精神安寧,物資供應充足,人類方能獲得長久幸福。」

    為達成該使命,創業者提出了「250年計畫」,以25年為一個階段,透過十個階段建設「樂土」即建設「理想社會」之目標。同時指出250年計畫不會隨著第一個250年的到來而終結,而是即便面向下一個250年仍將為了實現更為崇高之理想,以符合那個時代理想之方式,不斷向前邁進。

    「水道哲學」約於90年前提出,但「以實現物質與精神兩方面的幸福」為目標之理念,即便在現代看來亦毫不落伍。

    實際上,以已開發國家為中心,社會在物質層面基本已實現極大富足。但考慮到近年來迅速惡化的環境問題、能源枯竭問題,我們的子孫乃至下一代能否繼續過上現在這樣的富足生活,這樣的不安仍困擾著我們。

    迄今為止,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,我們一直以提供物資為主展開各項活動,仍須認識到距離「理想社會」目標還非常遙遠。但走過的路無法重來,我們須立足此時此刻再次描畫「物心一如」——即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充裕的「理想社會」願景,並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不斷向前邁進。

    為實現「理想社會」之目標,要求我們須始終面對社會課題,為解決課題做出貢獻。其中,21世紀最亟待解決的就是地球環境問題。

    Panasonic集團於1991年於全球率先制定環境憲章,長期向該課題發起挑戰。今後,我們將力爭成為解決環境問題領域的龍頭企業,例如透過商品、服務減輕環境負荷,或降低生產活動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量,從各個角度積極採取各種措施。